分卷阅读827(2 / 2)
不光张利一这麽想,大宋朝堂也都这麽想。
西夏的小皇帝能为了大宋牺牲性命,辽帝就不能和西夏的小皇帝学学?
好在现在情况也没差哪儿去,辽帝身边光说不干的宠臣不只萧十三一个,不管提拔上来哪个都接不住这个烂摊子。
蒙古人乱的及时,耶律仁先已经返回西北路平乱,黄龙府辽阳府也牵制了不少重臣,辽帝身边能扛事儿的除了兰陵郡王萧兀纳外寥寥无几。
其实辽国朝堂上有能耐的人不在少数,架不住早些年耶律乙辛诬杀太子残害忠良干的太过火,朝堂被他折腾一轮後本就没剩下几个像样的人,刚正坦率的大臣活不下去,留下的自然都是口蜜腹剑之辈。
更要命的是,耶律乙辛死了,他的同党却没被清算。
耶律乙辛的罪名可谓是罄竹难书,设计害死皇後太子,掺和宗王造反,甚至还私藏甲胄密谋造反,但凡来个正常的皇帝都得诛他九族,别说他的朝中同党,就是多说几句话都难逃清算。
但是辽帝没有,他只杀了耶律乙辛,现在经常在他跟前晃悠的萧十三、萧余里也、耶律燕哥等人曾经都是耶律乙辛的同党。
有时候真的很怀疑到底昭怀太子是他儿子还是耶律乙辛是他儿子,偏心也不能这麽偏心。
虽然很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也不知道辽帝的脑壳里到底装了多少水,反正看着不太清醒,好像被耶律乙辛下了降头似的,下降头的人死了也没能破解。
也不知道谁传回来的消息说生性沉稳闲静、严厉刚毅,登基之前每当入朝觐见时他爹兴宗都立刻收起笑容正襟危坐。
编的,绝对是编的。
虽然辽兴宗和前头几位皇帝比也平平无奇,但是不至于对着儿子拘束。
也是他们大宋的使臣不争气,到辽国的地盘上就挺不直腰杆,契丹人还没说什麽他们自己就先蔫儿了,也不管对面是什麽人就是一通夸。
不把辽帝写的跟神仙似的也没法解释他们为什麽那麽怂。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澶渊之盟後大宋朝堂提辽色变,那些把辽国夸上天的使臣功不可没。
好在他们已经反应了过来,要是还都和以前一样盲听盲信,没和辽国打过交道的朝臣将士更不敢和契丹人起冲突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能光听别人说。
赵小二眼巴巴的看着他哥,“所以我能去河北看看吗?”
他不去太远的地方,到雄州就停下,不打扰将士们冲锋陷阵。
太子殿下头也不擡,“不行,老实在京城待着。”
去前线犒劳将士的有他就够了,不需要再带上撒手没的不确定因素。
臭小子现在说的好听,到雄州後一眼看不住就能单人单骑走天涯。
他弟什麽德性他这个当哥的能不清楚?
赵小二可怜巴巴,“哥,你就让我去吧,我保证不给你添乱。”
他说话算数,绝对不偷偷跑。
实在不行的话带上他们家小四一起,小弟现在比他稳重,他带着小弟想跑也跑不了。
太子殿下冷酷无情的拒绝,无视臭弟弟的解决办法一二三前去垂拱殿找他们爹做临行前最後的准备。
幸好他们家小四长大後对打打杀杀的不感兴趣,现在这样喜欢读书画画就很好,真要再出个赵小二得把爹娘气死。
谁家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