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2 / 2)

加入书签

姬元徽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体态臃肿坐在角落吃点心的男子身上。

他走近过去,诚恳道:“兄台可否叨扰片刻?”

男人斜着眼将他上下打量一通,见他衣着气度不凡,于是道:“你说。”

姬元徽面露担忧,“这大师真的有用吗?我父母兄长一定要我来听,我心里实在有些没底,花这么些银子万一没用那岂不是亏死了。”

“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你知道我是谁吗?”那男人神气得很,“我爹可是工部郎中,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你听我的,放心来听就是了,把大师讲的都好生记下来,这银子花的绝对亏不了你的。”

姬元徽仍然是不放心的模样:“可这听一场就要千两银子,大师要讲五场才能讲完,这花费未免也太……”

“你父母兄长才是有远见的,你年纪轻眼皮子太浅了,人不能只顾眼前的银子。”那男人不屑道,“常言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你做了官,要多少银子没有?”

“兄台高见!”姬元徽恍然大悟的表情,继续道,“我还有一事有些担心,不知兄台可否解惑?”

那人摆摆手:“你只管问,小爷还没有不知道的。”

姬元徽压低了声音询问道:“小人还是有些担心,这儿真的可靠吗,万一朝廷查下来……”

“你只管把心放肚子里听,你知道来这儿的都有谁吗?”男人手指挨个点着远处的人,“那位,当今丞相大人的侄孙,还有那位,当今工部尚书大人的外甥……”

“这么多尊大佛都在这里,还能一船全翻了不成?”

第29章

茶肆里那老和尚讲的东西被裴煦一字不漏记了下来, 封存起来成为证据的一部分。

回到府上,裴煦草草吃了两口就忙着去写奏疏了。

姬元徽坐在他旁边看:“这么急吗?”

“越快越好,只有丞相倒台, 老师才有翻案的机会。”裴煦道, “当年诸多冤狱, 不止老师一桩, 受其迫害的也不止有宣家陆家……如果能集众人之力,圣上未必不会下令重查旧案。但只要丞相还在,就没有人敢与我联名上书。”

裴煦握紧笔杆,眸光坚定:“他必须倒。”

写好的奏疏当日就被姬元徽加急送了出去, 离科考不剩几天了, 此事越快越好。

两日后,金羽卫镇抚使被暗中派来协同处理此案。

于是在一个天清气朗的早晨,城西某处荒僻的茶肆中几十人悄无声息一同被捕了。

为了避人耳目, 这讲经会的地点选的实在偏僻, 于是也就几乎没有惊动到任何人。

等到晚间临近宵禁的时辰那些勋贵子弟却还不见人影, 家中有长辈在朝为官的那些终于慌了神,还没来得及遣人去找,金羽卫就先带人把府门围了。

昏暗地牢里, 空气潮湿阴冷。

裴煦有些不适的拢了拢披风:“那法师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吗?”

镇抚使按着腰侧的雁翎刀, 眉头紧锁:“什么刑都上了,实在是个硬骨头。圣上要我们今晚必须问出结果来, 若是误了事……”

余下半句他没说完, 但办不好事责罚必然是少不了的。

镇抚使只是协同办案的, 真要罚起来,裴煦自然是跑不了。

“我知道了。”裴煦点头:“我带了些东西来,兴许能有用, 有劳崔大人带一下路。”

一脚踏进牢房,浓郁腐朽的腥臭味扑面而来,裴煦被呛得拿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