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 / 2)

加入书签

沈榶一愣,这竟是那野鬼自己雕的?没料想他竟还有这等手艺,便将小兔子放在了枕头旁,轻轻拍了拍:“还算有诚意……那就暂且原谅你吧。”

沈榶闷在屋里修炼了几日,府中倒是多了几桩事。

头一件便是沈易安将周妈妈送的四个丫鬟带回来,送到柳玉拂身边使唤。柳玉拂本无所谓多几个丫鬟,只要不将碧桃遣走。但听说这是周妈妈送来的,就浑身不自在起来:她和周妈妈可是有过节的,后来又使了手段,让沈易安几年都没想起这老虔婆来。

谁承想这两日不过略有些别扭,沈易安便与她和好了。这周妈妈送来的丫鬟柳玉拂又哪里敢使唤?只觉得被这四个人盯得密不透风,一站一坐皆在人监视之下,烦闷得很。因此又与沈易安起了些争执。

然而沈易安这回却坚决得很,认准了是身边的下人们不妥贴,才连累了柳玉拂,一定要把这四个丫鬟留下来。从前柳玉拂遇到这种无法解决的事情,总有柳妈妈在背后帮她谋划,如今却被困在府中,连二门也出不去了,急得嘴上都起了泡。

她自己和沈易安说了许多次要把人送走,渐渐觉得沈易安待她越来越不耐烦了,也唬得不敢再说了,只能暗自着急。

而沈易安也确实觉得自己流年不顺。一直恭顺的长子忽然像发了癫一样,一张嘴就一串刀子往外刺;一直和顺的心上人也变了一副样子,总说些他不爱听的话。沈易安越来越不想回府,干脆听了周妈妈的话,老实去为长子选伴读的事情奔走。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日来传旨申饬的张太监,可收了他厚厚一摞的银票,也算能搭上几句话了。这张太监在城西靠皇宫处有一处外宅,沈易安便打听了张太监休沐的日子,备了一份厚礼上了门。

听说沈易安想送自家孩子去做公主伴读,张太监非常惊讶:“伯爷应当知道,陛下刚刚申饬过您,心头正有火呢,哪里会……您这不是自个儿往枪口上撞吗?”

沈易安尴尬笑道:“不瞒公公说,我也是陛下申饬过了,才如梦方醒,觉得对自己这个嫡出的哥儿亏欠良多。如今我府上没有正经主母,妾室又不能为其婚事奔走,所以也只能厚着脸皮求到公公这里。我府上那几个庶出的都不提了,只这嫡出的哥儿,想给他谋一个出路,望公公成全。”

这些话是周妈妈一句一句教着他说的,如今张太监听了便笑了:“看来陛下的旨意,伯爷今日才算是参透了。”接旨那日挨了半天的骂,还犯迷糊呢。张太监看了看桌上摆着的几样礼物,便道:“既然伯爷有改正之心,想来陛下知道了也欣慰,咱家少不得为伯爷奔走一二了。不过这毕竟是为公主选伴读,咱家只能尽力而为,若最后贵妃娘娘那里没选中,也怪不得咱家了。”

沈易安大喜,心知这张太监肯答应,就已经成了七八成。若真是贵妃不喜亲自庶落,那也是命了。连忙道谢,又许诺若事成了定然再奉上厚礼。

待沈易安离开,张太监琢磨了半晌,命跟前一个小童儿:“你去永康坊找华统领,就将方才福昌伯所求之事说了,问他意下如何。”

上一次张太监奉旨出宫申饬福昌伯,却在半路被华项明拦下了。申饬是陛下原话,但之后张太监私下和沈易安说的那些,倒确实是华项明授意的。

张太监也心中纳罕,这华统领历来和福昌伯府、甚至是盛国公府都无往来,怎么忽然关心起福昌伯府内宅、对这福昌伯的大公子上起心来了?但他们关系不错,这举手之劳也就帮华项明做了。如今福昌伯想送长子进宫做伴读,他也不妨再卖个好,问问华项明的意思。

这边小童往华府去不提,而沈易安出了张太监的外宅,竟然遇到了柳妈妈。他有些奇怪,这个点儿玉香楼众人还在补觉呢,也是难得见柳妈妈在街面上行走,便打了声招呼。

柳妈妈见了他便笑道:“我是来这边送东西的,有个女儿嫁在了这边,但人家嫌我腌臜,并不肯让我再见了,只能在角门处递些东西。母女一场,如今竟连见一面也不能够了。”说着拿手帕点了点眼角,伤感起来,又问沈易安道:“玉拂这几日可好?也好些日子没见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