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壳,如今正在淮南一带,收拢了许多摄政王残部。我不知什么太平教……但若太子查出那药有所关联,想必那太平教就是他的手笔。那绮血香我并不知是何来历,也是白檀弄来布置的。”

她又看向被几个禁军侍卫狠狠摁在地上的神婆:“她也是李浈的人,送到我这儿来的。之前那个摄政王余党的巫人并不是幌子,需得他们两个合作,一明一暗,其中一人身死术法并不会破解,要两人俱亡才可破。只要挨过七七四十九天太子便没救了,这法术本无其他法子能解的,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太子竟醒了。”

那自然是沈榶的那张符阴差阳错。沈榶心中吐槽,还用挨过七七四十九天……只要李洵一直不醒,身体吃不了饭,一个月就饿死了好吗?

不过贵妃也不是傻子,李浈许她什么便傻傻的相信。不是亲生的终究不是一条心,她本想借李浈的手杀了李洵,事后再适当的透露一些消息给嘉文帝,把李浈给灭了,那样她就可坐收渔翁之利,六皇子便可为储君了。

只是事情的发展不知何时脱离了她的掌控。她是趁着白檀告假出宫才怀上的六皇子,后来白檀发现她怀孕还恼怒了一阵,想来也是觉得贵妃若有亲生皇子,合作便将不再牢靠了。李洵当时忽然醒来,贵妃还怀疑是白檀等人看穿了她想借刀杀人才故意收手。

贵妃这话一出,将屋里人都十分意外。二皇子李浈这么些年来如空气一般,谁都没将他放在眼里,因嘉文帝忌讳,更是连提都没有人提。谁知道他竟然收拢了摄政王的残部,暗中在搞事。

嘉文帝沉吟片刻,命人将贵妃关入暴室,又让人严刑拷打白檀和神婆,并命人去京郊查探二皇子是否已金蝉脱壳。

至于安国公府……不,现在已经是慎安伯府众人了,“回去闭门思过,没朕准许,慎安伯府不许一人出府。”

慎安伯一家这才冷汗涔涔地退下了。

嘉文帝揉了揉眉心,问李洵道:“皇儿,此事你如何看?”

“姨母所说,应当都是真话。”李洵听了贵妃的交代也回想了一番,白檀确实不是一开始就伺候在贵妃身边的,而是在大公主出生后才来到毓庆宫。但她却用了很快的速度便顶替掉了贵妃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鬟,成了贵妃身边最得力的大宫女,这倒是能和贵妃的说法印证了。“如今大势已去,她便是为了两个弟弟妹妹的将来,也会老实交代的。”

至于说二皇子是太平教背后的人,李洵也认为很有可能:“之前福昌伯府出事,审讯了那放火的姨娘之后,得知有与此事相关的二人逃脱。一个是京中青楼玉香楼的鸨母,一个是出身玉香楼,柳姨娘的贴身丫鬟碧桃。儿臣命刑部详查发现,那玉香楼似乎真的与摄政王余党有关,那鸨母疑似摄政王府旧人。这二人如今应也已逃往了淮南一带。”

李洵便又将福昌伯被骗去了许多银钱,淮南的庄子也丢了许多的事情和嘉文帝禀明了:“现在想来,这不是意外。福昌伯府流出的大笔银钱,大抵被拿去……养军了。”

嘉文帝起初还听得十分认真,但当提到福昌伯府之事时,便忍不住多往李洵和沈榶仍在交握的手上看了几眼。又觉得自己身为帝王如此不太庄重,何况还要事当前,硬生生收回了目光。

沈榶:……还找碧桃嘞,碧桃早被我烧成灰了……

良久,嘉文帝才叹了一口气:“朕当年还是心软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李洵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李浈……无论如何,也是与他们血脉相连,况且当年尚是幼子。

“罢了,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先不要在朝中声张,只说不许民间乱兴什么教,把那太平教盯紧一些。其他的,朕再想想。”嘉文帝朝着李洵沈榶二人摆了摆手:“退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