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 / 2)

加入书签

”般的线装书籍。

从右下书角处开始缺损,掉渣。

线装书籍是在明嘉靖后开始流行的,青年的观察一周之后,将视线定格在破损泛黄的旧纸上,那并未因时间而消失的红印章。

裴栖:“天禄琳琅。”

天禄琳琅是个藏书室。

不过这个藏书室是乾隆的。

收录珍藏着这位盖章狂魔的最爱。

刚刚上个月,裴栖去拍场鉴赏,台下的买家们为了“天禄琳琅”的残缺半集,豪掷千金。

老蒋摘下老花镜,背过手去:“有信心吗?交给你。”

青年愣了两秒,目光停留在那本在时间长河里逐渐快要变成蛋挞脆皮般的书籍。

“有信心。”

“好。”老蒋摘下厚厚的老花镜,伸了个拦腰,“那就交给你了,我出去一趟。”

青年的眼神仍旧陷在桌上那本破损的书册里,顺势往工位上一坐,近距离观察的同时,“师傅你少抽点。”

单位里是不能有明火的,所以师傅们说出去一会就是去外头点一根的意思。

老蒋“啧”的一声:“我去和造纸厂的订纸,省的你们老嚷嚷没纸了。”

没有回话。

青年拿起手边的镊子,轻夹起书籍掉下的一片碎渣。

他得去给碎渣拍个片,看看纤维老化到什么程度。

老蒋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只是青年似乎毫无察觉。

老师傅有些无奈的背手离开。

人大概都快要走到楼下了。

青年才举起夹着碎纸渣的镊子,大脑缓冲两秒,师傅刚刚说什么来着。

师傅丢不了。

他先送检验。

穿越百年的碎纸此刻被青年保存进密封袋里。

有点像酥皮上掉落下的一点碎屑。

就是这样一点不起眼的“碎屑”,通过玻片和如今的检验技术,就能让这本古籍开口说话。

午后,检验结果显示,纤维老化的厉害,结构基本已经丧失。

“水解氧化的太厉害。”检验师丹姐正低头敲电脑,记录检验结果,“是竹纸纤维,找到相近的纸了吧。”

最近库里的纸张告急。

修复工作需要用到的纸张,大多要求甚高,必须得是古法所制,但是用量又不多,做起来吃力不讨好,所以许多造纸厂都不乐意接。

“找到了。”等检验结果的间隙,裴栖便已在库里寻觅良久,找到了仅存一点点的相近竹纸。

“老蒋是真放心小栖啊,天禄琳琅的藏品也放手了。”这会正好到午休,工作室里的老师傅们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开始逗起老幺。

苏墨是裴栖的同门师兄弟,平时就特维护他这个小师弟:“我们家小师弟骨骼清奇,咱们二十多的时候哪有他这么沉得住气。”

老何是这里年纪最大的,赞同的点着头:“我二十几的时候在忙着用粮票换布票,裁衣服相亲,我当时的相亲对象......”

工位外的一行人聊的火热。

青年则立在工作台前,全然没听见一般,理着桌边的浆刷。

新购了一批浆刷,毛很新但不如旧的好刷。

浆刷这种工具,比较认生。

他得去找把旧相识。

“师兄,你那儿有旧刷吗?”青年总算是抬起了视线。

“旧什么刷,先去吃饭。”苏墨拐过青年的肩膀。

裴栖乱舞着双臂:“等......等,我先包一下。”

苏墨:“哎呀,行行行。”

第一次独立修复“天禄琳琅”级别的藏书,裴栖格外的认真,甚至有点兴奋。

乾隆爷的藏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