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6(1 / 2)

加入书签

嘲讽道。

“我是想效力国家,不是想效力与网协体制。”

“我会为了饱食终日的体制,学做蜜蜂不辞苦吗?”叶梧没再多聊,便挂了电话。

下午2点半。

陈秘书进去办公室,准备给一会儿上班的张主席泡杯茶。

谁料一抬头,发现张主席一言不发地坐在沙发上,眉头紧锁着,面上怔然。

陈秘书不动声色地打了声招呼,

“张主席这么早就过来了,我倒是没发现。”

彷佛被这一声动静警醒,张永扭过头,淡漠看了眼秘书,随即有看向墙上的钟表,

“都这个时辰了啊。”张永感慨了声,旋即面上换上一副亲和笑容,“辛苦你了,小陈,把茶放桌上就行。”

陈秘书应了声,手脚麻利地将茶杯放置桌面上,又打了声招呼就走了,顺手有眼色地把门带上。

张永扶额,捏了捏眉心,上了年纪没午休,这会儿感到有些头疼。

可此刻燥热的心绪,大概率让他无法入眠。

他看向桌面的相框,少年手拿奖牌,笑容意气风发地看向镜头,

那是曾经的自己。

二十五岁的他。

曾经还是羽毛球选手的他,也是和队友一起吐槽过垃圾的管理体系,笑话喊着空头口号的改革。

那群挎着啤酒肚的领导者,怎么懂体育?

不曾对选手投入精细规划,完成不考虑选手的身心健康,唯成绩论,只追求者自身利益。

选手拼死获得的,只是表面的荣耀,好处全是归领导层。

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的选手,退役后,一份妥当的安排都得不到!

身体的伤病,生活的窘境,让退役选手望向尘封已久的奖杯与金牌,不禁犹豫起前半生,似乎那份对竞技体育的热爱与信任,是一项错误的开始。

如果,如果正常的上学毕业,学好了一项技能,人生就那么普通地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安稳。

也许是那份焦虑退役后如何存活的无助感,张永在退役后,获得机会的他留在了省队就任执教,一步一步,爬到领导层。

执教后,很快就跟着大部队的脚步走。

一路过来的他,懵懂又清醒。

要想在这个圈子的舒适区混下去,就得主动踏进这摊淤泥。

曾经的那些吐槽与不忿,全都归类为年少不懂事。

偶尔闪过的一丝良心不安,不足以唤醒他,以蚍蜉撼大树的决心。

他的对抗性,早已被环境驯服了。

下午的工作,张永处理地魂不守舍。

终于,临近下班时,他拿出私人手机,拨通了叶梧的电话。

“明天过来商谈合同细节。”

张永松口了。

叶梧会同他一样,渐渐失了初心吗?

他不清楚。

但张永知道,此刻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决心清淤泥沼。

而这个投石问路机会,就算他给予了出来,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

他现在是副主席,仅此于正主席。

他可以轻轻松松赋予叶梧高于总教练的特权。

也许是叶梧燃起他内心仅存的责任与使命感,也可能是步入这个地位,试错成本高。

一切的时机,好似正正好。

叶梧如果失败了,只是又一年的陪跑。同往年一样而已,体育总局本就对男子网球不报希望,他不会受到什么责难。

叶梧成功,才是一桩咄咄怪事。

可叶梧成功的话……想到这儿,

霎时间,张永感受一种极致熟悉的亢奋。

在他的血管里流动。

那种曾在选手时期,付出无数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收到的回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